产品导航
联系我们
销 售 一 18912377818 朱先生
销 售 二 0510-83212768
售后服务 0510-83202712
销售办公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凤
翔北路2号凤翔大厦13楼1309 214041
售后服务 0510-83730602
网址:http://www.wxrihong.com/
网站意见
新闻详情
收获世博 播种未来——专访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
世博成功 环保卓有成效
记者:世博会结束了,您如何评价世博会的环境保障工作?
张全:我们举办了一届成功的世博会,应该说,世博会的环境保障工作也是成功的,在184天的会期中,我们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空气质量非常好,世博的经验,低碳、绿色理念,结合“十二五”规划,将会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接待全国各地的环保工作者158批,计3000多人(次),参观世博会,学习其中先进的环保理念和低碳绿色实践。
世博会的环境保障工作能够圆满完成任务,是几个方面积极支持和配合的结果。首先是环境保护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正确领导的结果;其次是自身努力,科学研究,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结果;第三是全国大协作、大配合、大支持的结果。环境保护部各司局单位、兄弟省市、上海市各部门、各区县、长三角地区通力合作,特别是在世博会期间,我们首次对扬尘控制、绿色交通组织、秸秆焚烧控制等老大难问题实施了长三角地区的联防联控,取得了明显效果,上级领导也非常肯定这一做法。所以,我们要对各方面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感谢。
记者:世博环境保障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圆满成功,特别是大气环境保障工作。据环境监测数据表明,截至世博会落幕,上海市今年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了96%,特别是世博会开幕以来,优良率超过了98%,是近十年来最高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浓度也是历年同期最低。请问张局长,环保系统是如何做到的?
张全:世博环境保障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有核与放射性物质监管、饮用水安全、大气保障,还要组织许多环境论坛、环境外事、接待、低碳绿色世博演绎、全社会宣传发动等等,归纳起来9个字:干实事、办外事、讲故事。
以环境空气质量为例,今年特别是世博会期间上海的空气质量达到了十几年来最好的状态,应该说是我们未雨绸缪、科学先导、缜密安排的结果。虽然世博会不像奥运会那样对空气质量有承诺,但是我们也要向世界展现上海的清新环境。所以,几年前就已经安排部署,启动了影响上海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因素研究,取得了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技术的突破。美国环保署的官员看后非常惊讶,认为我们的技术已经在他们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在,我们已经能够预测城市48小时内的空气质量,这些技术在今后还将继续发挥作用。
工作机制有效是另一项保证。我们加强了组织领导,实现了区域间的联动、联治、协同、互动,特别是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联防联控,在扬尘工地管理、绿色出行组织、秸秆焚烧控制等全国性的难题方面,都获得了很多经验,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本届世博会,参观人数达到7000万人(次),理论上讲,城市骤然增加这么大规模的人流和机动车流量,一定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但是,我们仍努力保持了空气质量的优良。
记者:上海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领先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也最有条件领先于全国,世博前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在世博期间,又有不少经验和措施保证了城市环境的安全,这其中有哪些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张全:世博会的环境保障工作主要涉及保证城市空气质量、监控水污染、监控辐射安全等方面。世博会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保障工作既是对我们实力的展示,又是对能力的检验,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过程。
我们近年来不断积累,在世博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第一,市政府职能部门与各区县部门的联动;第二,系统内监测、监察、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协同;第三,区域间的协同合作,联防联治。
我们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市里成立了环境、市政、市容组成的指挥部,由市长挂帅。市环保局也成立了世博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党政领导全面部署环境保障、环境安全、园区环保运行等工作,世博会期间,对直属单位、18个区县环保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进行巡查,确保组织、机制、责任和目标落实。
我们注重常态长效机制的建立,依托环境保护与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和世博环境综合整治600天工作平台,协调建设交通、公安、水务、绿化市容和农委等部门,采取阶段考评、百日考评和总结评估的考核方式,联合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采取市、区两级环境巡查和应急保障联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地扬尘、锅炉冒黑烟、河道黑臭、风险源企业、秸秆焚烧等常态化巡查,借助长三角环境合作平台,实施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战略。
我们先后制定实施了扬尘和餐饮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及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托法律规章创新,将全市划分为无燃煤区和基本无燃煤区,严格控制煤炭硫分、灰分;将机动车尾气检测与安全检验合二为一,通过立法固定下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结合世博会倡导的“绿色交通、低碳生活”理念,倡导市民在生活中节能减排,鼓励绿色出行,鼓励全社会监督不文明的环境行为,全力解决好影响居民生活的环境问题。同时,强化科研,编制世博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为世博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今后工作中,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不断延伸,发扬光大。
环保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
记者:世博会的环境保障工作中,有什么是引起您深层次思考的?
张全:虽然今年环境空气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环保一定是一场持久战。就上海来说,已实施4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十年磨一剑,每年3%GDP的投入已坚持了10年。攻坚战体现了环保人为世博、为祖国争光的信心和决心,世博会给全体环保人一个昭示:只要下决心做、努力做、坚持做,必有效果。像扬尘管理、秸秆焚烧控制这样的老大难问题,世博期间,我们采取措施坚决整治,就能够见到成效,这也给社会公众一个信号。今后,我们将把世博会期间运用的方法固定下来,变成长效的工作机制,使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得到保证。
世博会让人精神高度集中,在压力和责任的推动下,人会被激发出强大的责任感,工作效率非常高,效果非常好。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和提炼出一些经验,在工作程序上设置效果更好的效率管理机制,将好的东西巩固下来,变成长效机制,改进我们的工作。
当然,世博会最值得凝练的是环保人的精神,一种努力争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种心系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支撑我们度过了184天的激情岁月和难忘的战斗!
记者:目前,各地都在抓紧编制“十二五”规划,如何放大世博效应,用世博会的眼光和理念来做好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张全: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实践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为政策制定者打开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环境保护从源头防治是很早以前就有的提法,但过去主要是指工厂、项目局部的防污治污;搞好环评,实现“三同时”,注重的是末端治理,也称为工程减排。而现在,是指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布局和环境保护区域协调的大思路,注重的是结构减排,这才是真正的源头防治。我们要借鉴世博会的经验,在后世博时代,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实现绿色发展。
中央提出要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环保工作未来应该有更大的机遇,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环保工作的职能定位,过去讲究的是执法推动,现在更多的是参与综合协调。
上海市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4个中心、4个率先,同时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如何通过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优化经济发展?就环保工作而言,仍然是坚持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着重加大结构减排力度,继续扎实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现6个转变,即一是战略上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优化发展转变;二是战术上从单项、常规控制向全面、协同控制转变;三是工作重点上从重基础设施建设向建管并举、长效管理转变;四是区域重点上从中心城区为主向城乡一体、区域联动转变;五是推进手段上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转变;六是组织方式上从政府推动为主向以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我们的工作要着眼于更高的环境管理目标,着力于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坚持践行绿色和低碳的世博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城市发展与进步带来的成果。
记者:世博期间是否启动过环境响应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反应能力如何?
张全:为检验上海市环境应急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在世博之前,我们就结合世博会应急保障,组织“12369”环境应急热线和各区县环保局进行了中小锅炉冒黑烟应急处置演练;邀请苏州市环保局和嘉兴市环保局参加了长三角地区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模拟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空气高污染预警,开展了燃煤电厂应急联动响应的演练。通过精心组织,充分整合和调动了各方力量,使得执法和应急保障队伍得到了充分锻炼。在世博期间,由于弱冷空气来袭,预测系统曾预报48小时内有轻度污染,我们即启动了4次应急响应预案。通过两省一市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避免了5天由于不利气象条件可能引起的污染天气,取得了世博期间天气优良率98.4%的好成绩。
世博影响了上海前十年,还将影响上海后十年
记者:世博会持续半年之久,工作中您个人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张全:可以用很朴素的8个字来概括:累有所值、累有所得。虽然半年的时间大家没有节假日,舍小家顾大家,身体非常辛苦,但是心里很甜。为什么这么讲?这里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借世博会的机遇,我们的环保事业至少可以向前推进5~10年;通过世博环境保障工作,大大锻炼了我们这支队伍,大大提升了全社会对环保理念的认识。对个人、对事业、对单位、对全社会都是一个极大的提高。由此,我们对未来的环保工作更有信心了。当然,未来的工作担子更重,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记者:世博会对环保工作有何价值?
张全: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解读世博——世博以低碳、绿色的理念为鲜明特色,带给环保事业的影响是其他活动难以达到的;筹办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在内容上是与城市环保工作贴合的;举办世博——环保工作者全力保障,环保实践又是世博向世人展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世博——结合“十二五”规划和“两型”社会建设,环保工作将把世博的理念、实践和精神发扬光大。
从准备世博、到举办世博、再到后世博,世博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全面的、长期的。无论是低碳的理念与实践,还是由此引起的深层思考以及对事业的推动作用,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这么说,世博影响了我们的前10年,还将影响我们的后10年,乃至更久。
记者:世博会对低碳绿色理念进行了非常充分的演绎,在这个过程之后,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是不是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张全:从几个方面来讲,环境意识都会有转变,一是通过世博会展示的低碳环保理念和实践,昭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环保事业的发展方向,使我们长期坚持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更有决心。二是对世博会期间短期坚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认识上也有提高,通过实践我们感到有必要坚持下去,有信心也有决心把它坚持好、做好。第三,送上门来的全世界好的实践和创新经验,上海人民看得最多,上海市民是最大的受益者。通过世博前和世博中实施的各种公众环保活动和宣传,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第四,“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着重推进环保社会性以及社会性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上海市将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在交通系统全面推广节能环保公交车。社会性的环境问题难就难在每个人的小行为要变成全社会的一致行为,这涉及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但是每个人的小行动恰恰是构成全社会大行动的根本动力,它对人行为的改变更大,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推进,相信社会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将会大大提前。
最后,通过贵报,再次感谢环境保护部及所属单位、全国的环保厅局各级领导和同仁对世博会给予的帮助、支持和关心!
这是大家的努力,共同的收获!
责任编辑:在线浊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