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导航
联系我们
销 售 一 18912377818 朱先生
销 售 二 0510-83212768
售后服务 0510-83202712
销售办公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凤
翔北路2号凤翔大厦13楼1309 214041
售后服务 0510-83730602
网址:http://www.wxrihong.com/
网站意见
新闻详情
牺牲安全求速度值得吗?
从中海油漏油事件到此次防洪堤坝被冲毁的险情,表面看来纯粹是技术问题或是天灾引起,但都与产业布局不合理和产业同构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深层次看,此类突发环境事件都是当前各地不顾环境承载能力、一味追求高速发展留下的“后遗症”。随着“环境安全”成为街谈巷议、媒体报道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与之紧紧拴在一起的“速度”一词,也引发我们越来越多的反思。
事故频发原因何在?
实际上,2005年底松花江污染事件暴发时,就已有人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已经进入污染事故高发期。
近几年来,各地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污染事件此起彼伏,似乎都在不断证实这一论断的前瞻性和准确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认为,当前环境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过程,极大的发展欲望与有限的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在当前这一历史阶段日渐尖锐,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畸形发展观才是安全事故和环境问题频发的深层次原因。
曾有一份杂志把当今中国称为“急之国”。在“急之国”,我们快速消耗能源资源,过度占用环境容量,发展速度与环境安全逐渐失衡。于是,我们一再迎来灾难和意外,造成更低的效率和更坏的结果,并陷入恶性循环。
有媒体称,近年来中海油多次发生溢油事故,与其加速实现“海上大庆”计划不无关系。2010年,中海油油气产量成功突破5000万吨,从9万吨到5000万吨的跨越,中海油用28年走过了西方石油巨头100年走过的道路。产量的极速提升,给了每个钻井平台很大生产压力,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漏油事故发生的概率。
除了工业生产领域,短期内赶超欧美大都会的急进思想在各地的城市建设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过去几十年,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人口快速膨胀,城市建得越来越漂亮。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风光,由于多年来对包括污水管网在内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而得不到收集处理,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财产损失等景象更是成为许多城市遭强降雨后再正常不过的普遍状态。在这个夏天,到青岛看草原、到北京看海,也就成为人们戏谑的话题。
加速发展为了什么?
我们所处的年代犹如被按下了“快进键”,具有急功近利的特征。要在短时间内走完西方上百年的历程,难免显得冒进急躁,方法也往往激烈粗暴。
在这段经济狂飙的岁月中,人们极易陷入发展挂帅的迷思中,一味追求GDP的快速增长,导致部分地方在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方面乱了手脚。这就急需我们尽快从“飙速时代”静下心来,寻求建立起新的价值观,找回人本的价值、尊严与幸福,构筑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可以说,绝大多数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源于对财富的追逐超过了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经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当前事故高发的敏感时期,决策者更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把环境安全放在首位,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显然,这样的意识,仅靠一次次教训未必能够有效唤醒,需要我们在更广领域、更大空间去寻找解决办法。
速度安全如何平衡?
当前,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风险隐患日益突出。在我国这辆经济列车高速行进的同时,怎样才能将这些环境隐患的危害降到最低?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防止突发事件引发的次生环境灾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而又紧迫的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王金生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必须摆正发展速度与环境安全的关系。若想改变疲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局面,从长远来说,要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方式,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而从当下来说,务必实施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处置的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否则只会贻误战机。
“进行事前预防、从源头控制事态非常重要,有效预防会使突发事件的损害程度降到6%。”王金生告诉记者。保障环境安全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必须从源头控制事态,积极发挥环评的“控制闸”作用,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监管,及时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监管。同时,要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开展跨部门、跨区域合作协调,建立联动机制。
从以往数据来看,由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运输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是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来源。事实证明,很多事故的发生并非不可避免,还得从主观原因上入手。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忙于招商引资上项目,对重点污染企业监管不严的问题十分严重。如此次台风中遇险的大连PX项目事后又被证实是未经环评审批就已违规上马的项目,决策和监管漏洞可见一斑。
除此以外,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的企业特别是设防能力不足的排污企业和化工企业成为威胁环境安全的“不定时炸弹”。一些企业没有按规定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没有制定严密的监测监控、预警预报等防范措施。环境应急管理也存在薄弱环节,事故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亟待提高。此外,缺乏专职人员、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也已成为环境应急工作的“软肋”。
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社会各界对环境安全的认识还有差距,思想上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政府没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甚至对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姑息纵容;一些企业仍然存在重利益、轻安全,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防范的错误倾向。
铁道部近日宣布,出于安全考虑,中国高铁将于9月左右全面降速。速度让位于安全,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
针对近期接连发生多起环境安全事故的状况,从中央到地方,有多位领导都提出要处理好速度与安全的关系,不能因片面追求速度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重大隐患。毋庸讳言,中国的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但如果放弃了环境安全这个前提,再快的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